精通領域:基地建設,項目論證,產品安全,菇房建設,病蟲害防治,工廠化生產,生產技術
介 紹: 本人于1979年開始從事食用菌生產技術工作,在食用菌戰線上工作奮斗了近40年,為食用菌產業的技術革新十多項,多項技術突破和填補了國家和我省技術空白。1982年研發首創的“雙孢蘑菇無糞栽培技術”得到應用推廣,并在全國范圍內指導生產,推廣面積占全國生產總面積的70%以上。1989年底,主持研究的“蘑菇培養料兩種節能后發酵技術”獲得成功,該技術由原來平均單產1.2斤/平方尺,增加到2-2.5斤/平方尺,又大大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同年,撰寫的“蘑菇培養料兩種節能后發酵的嘗試”一文在89年《中國食用菌》發表后,又被荷蘭《世界農業》雜志刊登。2004年,為解決蘑菇培養料后發酵的勞動強度大和不安全等因素,主持研究“蘑菇培養料生物增溫發酵技術”取得成功,該項技術填補了我省空白。同年,撰寫的“蘑菇培養料主要發酵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應用”一文在《現代農業科技》雜志上發表。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循環農業建設2007年又主持并成功創新了蘑菇培養料代用料(蠶豆、油菜等秸稈)和蘑菇菌草栽培技術。并撰寫“菌草栽培雙孢蘑菇技術初探”一文在2010年第4期《食用菌》雜志上發表,主持編制福建省地方標準《白色雙孢蘑菇標準綜合體》并通過省級審定、頒布實施。白色金針菇現代智能工廠化瓶栽光源抑制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以及廢菌料再利用生產技術推廣等;與福建省農科院專家合作研究的《大球蓋菇高值化加工及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2013年度科學福建省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3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被評為“一師一項目”先進個人,2005年被授予全國食用菌行業新聞人物和先進工作者、2006年12月獲得福鼎市第五批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被評為寧德市2006年度全市農業系統先進工作者;2009年5月 獲“寧德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稱號;2011年5月獲“福建省優秀高技能人才”;2014年 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榮譽;2015.8 被評為“福鼎市第二屆市管優秀人才”和2017年寧德市市管優秀人才。